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德清
文字:   打印

[浙江日报]莫干山下,“果”落花开
www.dqnews.com.cn 2016-10-24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浙北德清县,科技创新的脚步始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特殊时期,德清人就尝试在经济与科技间找寻交集,在全国率先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是33年前的10月20日,随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挂牌,开启了企业与院校、专家携手的新篇章。这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被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严东生命名为“德清模式”。

  时光荏苒,今年9月18日,严老先生在上海病逝,而他所提出的“德清模式”,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容,引领德清经济快速发展。在当下我省“一转四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工作中,提供鲜活的创新样本。近日,记者辗转于德清、上海间,走访当年创新的见证者们与当下创新的继承者们,以纪念多年前那场敢为人先的改革。

1983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成立科研生产联合体。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李文芳)德清乾元镇镇北,一座废弃的老厂房铁门紧锁,门头斑驳。透过长满藤蔓的低矮围墙,至今仍能看到两幢红瓦水泥墙的老式建筑。10月20日,一位名叫赵禹门的老人向记者回想起33年前的今日,在掌声与鞭炮声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科研生产联合体在此地正式挂牌成立。

  时任德清县电子器材厂厂长的赵禹门至今都记得,30多年前那次“攀高亲”的果敢尝试,让曾经濒临倒闭的地方性国营砖瓦厂转产成功,创造了当时企业经营业绩5年连续翻番的奇迹,并被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严东生称为产学研结合的“德清模式”。

  今天,在武康镇,当记者看到在德清县电子器材厂基础上,华丽转身的中电科技华莹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莹电子)时,不免感触30多年前那场敢为人先的创新之举。这个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线、一流的科研人才。在当下国内晶体、电子元件生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该公司生产的6英寸声表面波级黑化铌酸锂单晶片,是供给今年刚上市的iPhone7中的关键基础材料。

  目前,华莹电子正在申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而与当时的砖瓦厂同一时期,曾经在70年代繁盛一时的其他地方国营工厂,如化纤厂、水泥厂等,却都消失在高楼林立间,成为历史中的尘埃,并逐渐被人淡忘。

  “唯有创新,才能与时代并存”,对于企业,尤为如此。

  “产学研”首度携手

  改革是没有先例可循的

  ——尼克尔·马基雅维利

  在武康镇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内,先进的生产线上,正批量产出着6英寸声表面波级黑化铌酸锂单晶片。公司总工程师贝斌伟感慨说,若不是30多年前公司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展开的“产学研”合作,也许就没有华莹的现在。

  时间翻回到1977年。德清砖瓦厂因能源和生产原料严重短缺,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要么死,要么转”,于是,砖瓦厂领导决定“攀高亲”,派出几路人马到全国各地找项目。最终,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找到了“LN晶体生长成果”,并达成合作意向。当年下半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就开始无偿向德清砖瓦厂进行技术推广。

  “产学研”合作的闸门被小心翼翼地打开。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春天历经寒冬后,悄然来临。这年年末,德清砖瓦厂新建的车间里,LN晶体生长成功,车间内沸腾了!曾烧砖、砌瓦的双手也能做出高科技,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故事在德清变成了现实。随后,晶体项目很快形成生产能力。德清电子器材厂应运而生,赵禹门当选为首任厂长。

  德清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携手,让科研院所、企业,找到了交集,擦出了火花。当年,德清勾里城头村造电风扇的农民,为提升电扇质量,也曾一度徘徊在浙江大学校门前寻求技术支持。“星期天工程师”在乡镇企业发展的热望里孕育而生。

  到1983年,德清电子器材厂的晶体材料和电子产品已形成一定市场,为当时的TCL、康佳和创维等国产电视提供晶体管。这年年初,时任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郭景坤率队赴德清洽谈进一步合作事宜,确定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并成立由德清县、厂方、所方派出人员组成的联合体领导小组。

  1983年10月20日,注定被载入我国科技创新的史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科研生产联合体举行挂牌仪式,这是全国首家科研生产联合体,“产学研”合作的新篇章正式开启。随后,在不到一年时间,德清发展到九个科研生产联合体,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电子、生物、节能、喷涂等新兴行业在德清涌现,奠定德清经济发展坚实的基础。

  “对企业来说,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流入变为常态;对科研院所而言,成果转化的模式趋于成熟,联合体成立后科研院所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成果转化利润回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现任所长宋立昕说。

  1984年4月,中科院党组书记严东生到德清电子器材厂调研,当看到科研和生产得到紧密结合,他惊喜地脱口而出:这是我国科技战线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在德清创造的模式,就叫“德清模式”。

  几乎同一时期,敢为人先的德清洛舍人王惠林,从上海钢琴厂高薪“挖走”了4名技术工程师,引发一场关于人才流动的轩然大波。最终,国务院政研室派出工作人员赴德清调研,认为上海周边企业也有解决技术难题的需求,工程师可以在星期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至此,这场惊动全国的争夺人才“官司”才基本结束,“星期天工程师”开始名正言顺地活跃在乡镇企业。

  改革的春风如影随形。就在“德清模式”提出后的当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24名中青年经济学者参与了“莫干山会议”,一系列彻底告别计划经济的改革措施雏形,开始从莫干山上走向全国,并深刻影响了我国此后30年来的经济发展。而“德清模式”,也在随后30年来,以创新驱动发展主动拥抱经济,拥抱市场,也让德清成为当下科技成果转化样本县。

昔日依靠“星期天工程师”起家的洛舍钢琴,如今与奥地利企业合作制造高端产品。

  创新要素竞相迸发

  我忠实于时代,献身于时代

  ——艾青

  10月16日,香港金紫荆广场。69岁的王惠林,背朝对岸的尖沙咀,拿起华为最新款智能手机P9,“咔嚓”自拍,微笑定格在这座繁华都市。这天,德清洛舍钢琴走进香港,启动全球推广的第一站,王惠林再次成为洛舍钢琴腾飞的见证者。

  洛舍钢琴农民造。30多年前,就在“德清模式”提出的当年,洛舍玻璃厂厂长王惠林怀揣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渴望在新的时代来临时一展鸿图。曾做过木工的他不经意间发现了钢琴市场。他走访文化用品店、商场后发现,钢琴市场紧缺,就连当时最繁华的杭州解放路百货大楼仅有1台钢琴,整个浙江省每年仅有20台计划指标。此外,有心的王惠林还了解到日本100户家庭中拥有钢琴的就有20户。

  于是,王惠林决定“挖人”,这才有了随后洛舍乡镇企业“挖走”上海钢琴厂4名工程师而引起的波澜。不过,顶住压力,4名工程师于1985年10月自行设计、制造出“伯牙”牌131—A型和121—A型两种立式钢琴,并在12月在杭州通过省级鉴定。自此,“中国钢琴农民造”的洛舍,开始分羹全国钢琴市场,并成为我国五大钢琴产业制造基地之一。

  德清洛舍钢琴从无到有,得益于技术人才的流动,更得益于敢为人先的尝试和政府对新事物的肯定。目前,洛舍钢琴制造及配件企业有80余家,钢琴产业年总产值突破5亿元,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八分之一,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就达200余人。洛舍钢琴的创业奇迹还被编入了美国MBA教程。

  如今,在洛舍,乐韵钢琴有限公司还主动走出国门,与奥地利百年品牌克拉维克钢琴公司合作,生产出国际高端钢琴。位于东横村的“中国钢琴小镇”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创新驱动在小小的黑白琴键上,跳跃不止。

  在德清,创新的版图上正聚集着越来越多的高端科技和人才,推动着一个又一个科技新产品从无到有:浙江升华拜克生物有限公司建设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生物发酵类产品硫酸粘杆菌素;德华集团积极与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大等院校携手,成功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新型环保产品“科技木”;鼎力机械主动对接世界先进技术,在意大利成立企业研发中心,目前研发成果初见效果,走在登高设备领域的世界前沿……

  赵禹门和王惠林都想不到,当年那场划时代的牵手、那次引起“震动”的人才流动,“效果”竟渗透进德清县城的角角落落。据统计,德清已有580多家企业与16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逐渐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孕育而生了地理信息、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展,德清开始从单纯引进科技、人才为主转向注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科研主战场转向企业本身。目前,累计培育县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465家,其中省级科技型企业239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83家。同时,德清打造全领域创业孵化平台,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入选我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疏通成果转化通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

  怀揣父亲给的几十万资金,柯昕瞄准了金属软磁磁粉芯领域,在德清租借了200多平方米的小厂房,在2000年创办了柯达磁电有限公司,钻进了创业潮。可研发进行到一半,样品眼看引起了跨国巨头——飞利浦的注意。可柯昕已“弹尽粮绝”,又因没抵押物,柯昕向银行贷款时吃了闭门羹。

  看到“柯昕们”面临的融资困境,德清又一次当上了创新排头兵。2003年9月,德清县成立全国首家科技担保公司,由县财政出资2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920万元。担保公司的出现,累计为柯昕进行贷款担保4580万元,这些资金注入让柯达磁电逐渐成为全国金属软磁材料领域的“单打冠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让“德清模式”进一步拓展。随后,德清又成立了全省县域首家科技支行,拓宽了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和途径。今年以来科技支行共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贷款16.7亿元,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企业25家。

  2012年8月,德清县成为全省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综合服务体系,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从未如此紧密。通过先试先行,德清县着力完善成果发现、加工、交易、产业化等机制,并逐渐在实践中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十法”:成果风险投资、国际科技合作、技术经纪人互联、创新团队攻关、科技成果竞拍、科技金融订制、专利技术运营、校企协同转化、机器换人倒逼和众创空间孵化。3年来,共有148项科技成果成功实施产业化。2015年,德清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3.1%和46.2%,科技正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去年7月,佐力集团出资2.84亿元完成了对杭州化工研究院部分股权的收购,持有杭化院62.36%的股份,通过成果风险投资,佐力集团将利用杭化院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核心技术成果,吸纳科研人才,做强科研平台,推动成熟科研成果产业化。

  华莹电子从来不甘于落伍。在2014年8月,华莹电子便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合作,成功引进以李勇为负责人的创新团队。公司技术骨干与团队合作在射频声表的加工和制作上取得突破,研发的5个新产品已列入2015省级工业新产品计划。通过引进创新团队,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促进华莹的深度转型。华莹已经成为国内外同行中唯一具备晶体生长、晶片加工、芯片制造和器件封装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企业。

  目前,德清正在以莫干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探索“苗圃+中试+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成果产业化模式。

  在共建“中试”上,记者了解到德清县将联合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中试基地,对中小企业开展委托中试、合作中试,目前江蓝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建立的绿色催化化学和天然药物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以及中药制剂小、中试基地正在验收当中,验收后将大大减轻相关科技企业“中试难题”,加速成果转化。今年,德清又在原有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下新设立规模达50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德清华盛达科成创业投资基金。

  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采访期间,记者恰巧遇到德清县副县长沈忠平带队前来考察,以寻找适合德清发展的优质项目,探索与研究所最新合作事宜。看得出,30多年前那场牵手之情,至今依然存在。在德清,除了科技主管部门亲自登门寻找合作项目外,还活跃着一支134人甘做“店小二”的“技术红娘”团队,他们连接技术供需双方,通过个性化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以促成技术转移。

  回想起10月15日在德清钢琴文化馆前,王惠林老人接受完记者采访后,用手机上有道App翻译完来自法国的邮件,随后跨上银灰色的“爱玛”电动车,嘴巴上还叼着烟头,“嗖”一下消失在武康繁华的街道,他的身上,散发着一如既往的不羁与潇洒。当一个时代的潮流远去,终将留下一些人走过的印记,他们如一股不灭的精神,牵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德清人创新不止。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