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德清县人大社建委和康乾街道人大工委联合主办的《浙江省家政服务条例》实施一周年推进会暨“邻聚里”家政日活动现场会在康乾街道千丰社区举行。
在社区居民管老先生家中,家政服务人员正专注地擦拭着厨房的油烟机。70岁的管老先生看着渐渐光洁的灶台,感慨道:“孩子们不在身边,以前这种高处的活儿最愁人。现在好了,社区里就能找到放心的人上门,心里踏实多了。”他的感受,正是德清县一年来着力破解家政服务“请不起、请不到、不放心”行业痛点的缩影。
“小家政”托起“大民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家政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但“请不起、请不到、不放心”的行业痛点也日益凸显。为破解难题,推动行业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浙江省家政服务条例》(下称《条例》)自去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一年来,在《条例》的保障下,德清县的家政服务业面貌焕然一新。
在康乾街道,人大康乾街道工委主动靠前履职,依托人大代表和议事员的群众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千丰社区居民议事厅、“每月10日见”等平台,通过走访、座谈、接访,广泛收集民意。工委还多次组织专项监督检查,深入社区服务网点和家政机构,实地督导《条例》落实情况,有效助推家政服务融入“邻聚里”品牌建设。
便捷、规范、放心,成为德清全域家政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词。居民的需求,通过社区网格员等途径被高效登记和精准匹配,服务流程变得顺畅。全县统一的服务内容、流程和售后标准,配合标准的合同范本、清晰的服务清单以及健全的纠纷调处机制,让从业者有章可循,消费者有据可依,曾经“各行其是”的市场变得规范有序。去年9月应运而生的德清县家政服务业协会,凝聚起41家成员单位,在政府引导下形成合力,共享资源、共育人才,结束了“单打独斗”的局面。
数字化是《条例》赋能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全省统一的“浙里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家政服务机构及服务人员实施“一人一码”管理,信息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大大增强。“《条例》实施后,市场信息无缝对接、专业培训精准赋能,同时也畅通市场信息,通过‘零工市场’架起的就业桥梁,既破解了‘找不到’人才的行业难点,也破除了工作‘不好找’的就业困境。”德清县家政服务业协会会长王军委说。
活动现场,千丰社区启动了为期一周的“邻聚里”家政日活动。居民在“邻聚里”党群驿站即可轻松点单,享受送到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同时,参与活动的六家家政企业也同步在现场放出招聘信息,为附近的新就业群体、新居民等提供一手就业资讯。
展望未来,德清县人大社建委将持续强化监督,推动《条例》更深更实地惠及千家万户。重点整合资源,将优质便捷的家政服务融入“未来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数字生活智能服务站”等项目布局中,借鉴此次“邻聚里”模式的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服务的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数字化水平,让便捷、规范、放心的家政服务,真正成为提升德清百姓高品质生活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