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莫干山的热浪便有了实感。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产业发展科办公室内,科长罗青筠与同事们动作利落,将一箱箱标有“清凉包”字样的物资快速装车。“入伏就是集结号。”罗青筠清点着数量,“50份,即刻出发,不能让一个工友缺了保障。”
这并非孤军奋战。一支由管委会牵头,总工会、卫生院、应急消防、村镇规划等多部门人员组成的“高温攻坚护航队”,正以“集成服务”模式,直抵莫干山度假区24个总投资81亿元的在建文旅项目一线。他们的目标明确:破解高温治理碎片化难题,确保项目安全与进度在极端天气下“双轨”并行。
清凉包送到工地
庾信南街延伸段安置房项目现场,热浪裹挟着机械轰鸣。护航队的到来,带来清凉与关切。莫干山镇总工会工作人员沈梦婷将清凉包递到工友浦保华手中,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都是实在东西,肥皂、牙膏、沐浴露,贴心!”浦保华黝黑的脸上绽出笑容。沈梦婷介绍,这只是开始,今夏700余份清凉包将覆盖工地、环卫等一线,“工会是‘娘家人’,送清凉更是送一份安心。”
几步之遥,莫干山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吴旭峰正被几位年长工友围着。“严重中暑,记住120,我们救护车就在附近,几分钟就到!”她分发着防暑宣传册,不时叮嘱着工友郑国良,“老哥,晚上一定休息好,绿豆汤、糖盐水,比啥都强。”郑国良用力点头:“放心大夫,自己身体自己晓得,累了就歇,安全第一!”
安全隐患抓到位
高温,从未模糊安全的刻度。工地彼端,莫干山镇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肖锋的目光锐利。“脚手架材料堆积过高,防护网破损,坠落风险就在眼前!立即整改!”他转向施工负责人说:“高温是隐患放大器!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安全帽必须要戴好;可燃物也要注意,隐患排查要不留死角!”
另一头,莫干山镇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王佳琦正向项目方解读刚下发的《夏季高温建设施工安全生产通知》。“‘抓两头、歇中间’不是建议,是要求。遮阳棚、雾炮机,必须到位。”他补充道,“设备怕热‘趴窝’?我们已安排专家专项检修,确保不因非计划停机拖慢进度。”项目现场负责人王正伟回应,他们已配备专职安全员,构建了“预防-快速响应-复盘”的全链条管理,“每个环节、每个人,都有预案兜底。”
集成服务快响应
集成服务的理念,正激发项目主体的内生动力。圣拉维莫干山婚礼中心装修现场,总经理潘仁恭的声音洪亮:“阿东,带弟兄们歇会儿!盐汽水管够!”工友们聚在大功率风扇前,仰头畅饮。密闭空间里,工友吴灯明身着特制“空调工作服”,四个小风扇在背后轻转:“凉气透进来,干活更有劲!”潘仁恭深知八月试运营的挑战:“错峰施工、开放空调区休息、增加休息频次、配备监测设备和药品……我们全力以赴。更关键的是……”她扬了扬手中的问题清单,“护航队马上来集成服务,难题能‘一站式’解决!”
“‘高温攻坚护航队’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一站集成、全面响应’。”罗青筠道出其设计初衷,“这不仅是应对眼前‘烤’验,更是为未来极端天气下的项目管理积累系统性经验。”
数据显示,莫干山度假区上半年文旅项目固投达10.36亿元,同比增长25.7%,占全县文旅投资逾四成。高温之下,这支“集成护航队”穿行于塔吊林立的工地,以精准协同的服务力,为81亿投资和既定进度目标,构筑起一道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