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林下赤松茸种植正酣 多元菌菇产业促振兴
时间: 2025-10-20 来源: 作者: 记者 王家浩 文 白羽 图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秋意渐浓,气温宜人,正是菌类种植的黄金时节。近日,位于舞阳街道龙凤村的龙之眼生态农林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20多位工人穿梭于林间,有序进行土地平整、基质铺床与菌种撒播作业,标志着今年赤松茸的规模化林下种植全面启动。

  近年来,龙之眼基地持续推进产业转型,从单一苗木种植向“林菌复合”模式稳步发展。去年,基地同步试种赤松茸、羊肚菌等菌种,并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在延续多菌并种的基础上,基地进一步优化种植体系,全面推行更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推动林下经济向精细化、标准化迈进。

  “秋季温和的气候条件和稳定的湿度环境,为赤松茸菌丝的定植与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基地负责人杨哲康介绍,今年采用的基质配方在去年实践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并选用“单体菇”菌种,有望进一步提升出菇率与产品品质。“我们根据去年的种植经验,科学调整了菌种播撒密度与营养配比,预计今年赤松茸的产量和品质将实现新的突破。”他说。

  据悉,基地今年计划种植赤松茸约60亩,预计将于十一月底进入采收期,亩产量有望达到3000至3500公斤,其中,A级菇所占比例较高,市场售价接近每公斤40元。杨哲康还透露,下一步,基地将继续推进羊肚菌、竹荪等品种的种植,进一步丰富林下种植结构,实现多菌种轮作、全年化生产。另外,为完善产业链配套,基地正同步建设生产管理用房与冷链仓储设施,将显著提升菌菇产品的保鲜能力与初加工水平,为产业链延伸奠定坚实基础。

  从赤松茸到羊肚菌,从林下种植到冷链加工,龙之眼基地正逐步构建起多菌轮作、产销协同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这片昔日的苗木林,如今已成为融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展现出绿色发展的蓬勃生机。